中国国家天文总结2009大盘点

www.zjvnet.com/news/ 2010-06-08 10:13 来源: 新浪 我要评论
  • 2009大盘点 2009大盘点

      2009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天文年,以探索我们的宇宙为主题,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天文活动。同时,在这一年中也发生了很多令人关注的天文事件,值得回忆和珍藏,在此一一盘点,迎接更加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1. 2009国际天文年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四百周年,由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共同发起,将2009年定为以探索我的宇宙(The Universe, Yours to Discover)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

      2009年1月15日,在巴黎举行的官方开幕式正式拉开了国际天文年的大幕。国际天文年的根本宗旨是为每个人提供多种的参与天文活动的机会。以此为指导,在一年间策划、组织和开展面向公众、着眼于教育,尤其是吸引青少年参与的国家、区域及全球层面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全球24小时星空派对、天文学100小时、伽利略之夜、宇宙日记、从地球到宇宙天文图片展、她是天文学家、暗夜保护、IAU/UNESCO天文学和世界遗产、伽利略教师培训计划、感受宇宙,等等。这些共同组合成了一次天文学及其联系的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全球性庆典。共有约148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2009国际天文年的活动,形成了持续一年之久、规模宏大的国际性天文活动。

      2009年,我国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际天文年活动。1月10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大陆地区2009国际天文年启动仪式,4月26日召开了2009国际天文年纪念大会。此外,河北、青岛、河南、宁夏、上海、苏州、武汉等地都举行了不同规模的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激发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天文的兴趣和关注。12月29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纪念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周年专题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应邀作了题为从仰望星空到走向太空的专题报告。

      2010年1月9日,国际天文年官方闭幕式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宪章大礼堂举行,标志着2009国际天文年活动落下帷幕,以及一个超越2009天文年的新的开始。2009国际天文年的成功经验表明,天文学已带给全球的科学和文化前所未有的影响,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和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正在联合起来,共同寻找一些人类最基本问题的答案。通过2009国际天文年的契机,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一起分享观测星空的经验和感受。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通过望远镜窥视星空、了解星空。国际天文年已经点燃了人们对天文学的热情,并将引导我们致力于未来更加持久的天文研究和普及活动。

      2. 发现系外行星的丰收年

      自从1992年首次宣布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以来,系外行星的搜寻与研究一直是天文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发现系外行星的一个丰收年。

      2009年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大幅攀升。10月19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利用在智利的HARPS设备,一举发现了32颗行星,这使得系外行星总数超过了400颗。而在2009年1月,这份名单刚刚超过300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亦与日本国立天文台合作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于2009年1月初公布。

      2009年对系外行星的探测能力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预示着找到系外地球的日子或许即将来临。迄今为止发现的系外行星多数都是质量远超木星的气态巨行星,而法国于2月初公布发现了最小的系外行星CoRot-7b,直径仅为地球的1.7倍。而且,它还是第一颗被确认的岩质行星,这为系外行星增添了一种新的类型。美国东部时间3月6日,NASA发射了被全球天文学家寄予厚望的开普勒探测器,其目标就是寻找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它的升空被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搜索系外行星的方法也取得了新突破。一颗名为VB 10b的行星是通过天体测量法找到的,也就是观测恒星在天球上的切向位移来发现其周围的行星。这种方法比目前的径向速度法和凌星法有着更广阔的适用性。

      对系外行星的研究也在向着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2009年通过凌星光谱分析的方法天文学家第一次在系外行星上看到了大气层,找到了水,甚至可能发现了生命物质。整个2009年,系外行星的搜索与研究是天文界取得了丰硕成果的领域。

      3. 出奇平静的太阳对气候影响难料

      北半球刚刚经历了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部分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提出,这与2009年的太阳活动出奇平静有关。尽管目前科学界的主要担心是全球变暖的影响,但在2009年上半年,科学家们一度忧心忡忡,担心出现另一个蒙德极小期在1645年到1715的70年间,太阳表面的黑子数量几乎只有平常的千分之一,导致地球随之经历了一个异常寒冷的小冰川期。2009年的前3个月有87%的日子没有太阳黑子出现,超过了1913年85%的历史纪录。一般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大约有485个没有出现黑子的日子,但是自2004年至2009年5月20日,已经有626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第23太阳活动周也随之进入了第13个年份,大大超过11年的平均长度,这一情形在考验着天文学家的耐心。对第24太阳活动周何时来临,强度如何,峰值何时到来等问题的预报也一改再改。5月份,一度有预期,2009年可能将有299天没有黑子,仅次于1913年的311天。不过进入10月后,状态似乎真的发生了改观,出现了磁场极性符合第24太阳活动周的耀斑和黑子。在2009年的12月出现了全年太阳黑子活动的小高峰,在31天中有22天出现了太阳黑子。全年无黑子的日子最后为260天,尽管远远超过常年,但大大低于开始的估计。进入2010年后,太阳活动更加频繁,世界时1月19日观测到了两次较大的耀斑爆发,2月7日的一次爆发达到M6.4级。这似乎真的预示着新的太阳活跃期的开始。不过在2009年5月,也曾经观测到太阳黑子和耀斑,一度令天文学家非常振奋,但是到了8月,太阳黑子再度销声匿迹。看来,太阳的活动是否已经回归正常,它将对全球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本文标签

  •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