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再发埃博拉疫情 进出境如何自我保护?

www.zjvnet.com/news/ 2017-05-26 03:24 来源: 我要评论

  浙江在线5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佳莹 通讯员 张嫣 )近日,埃博拉疫情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止2017年5月21日,刚果(金)累计报告43例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其中2例确诊为埃博拉出血热。国家质检总局也于近日发布了《关于防止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出血热传入我国的公告》。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90%。该病可感染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常因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导致感染。潜伏期2至21天,临床症状为突然发病,表现有发热、头痛、肌痛结膜充血等,数天后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咽痛。严重病例可出现无黄疸型肝炎和胰腺炎,以及轻重不一的出血倾向。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而疫苗尚未被授权广泛使用,因此出入境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

  据了解,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首次被发现,此后非洲多次报告偶发性疫情。2013年年底,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开始蔓延,随后扩散到周边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导致1.1万余人死亡。直到2016年初,世卫组织才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已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记者就此咨询浙江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对方建议,在疫情流行期间推迟不必要的前往刚果(金)的旅行,必须前往刚果(金)旅行及工作的人员应注意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 避免与疑似病人、野生动物及被其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接触,不要出席葬礼和到诊所、医院等病人聚集的地方。

  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接触疑似病人或野生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

  3. 避免接触、处理野生动物肉,在当地生活一定要购买符合卫生标准的生肉制品,煮熟后食用。

  4. 前往非洲地区除注意防范埃博拉出血热外,还应接种黄热病、霍乱、流脑、脊灰、甲肝、伤寒等疫苗,携带疟疾预防药物,预防当地常见流行疾病。

  5. 在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现有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就医。

  来自刚果(金)的人员在入境时如有发热、乏力、头痛、肌痛、咽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结膜充血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索取《就诊方便卡》。入境后,要注意做好自身医学观察,建议入境后3周内居家自我观察,在观察期间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来自刚果(金)的外籍留学生、工作人员建议在入境后3周内由学校、工作机构安排进行自我观察。

  同时,前往刚果(金)的人员,可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及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据了解,为防控埃博拉出血热输入性病例,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会对来自刚果(金)的入境人员采取体温监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工作。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