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得主黄咏梅:运河边偶遇小说里的父亲形象-人文频道

www.zjvnet.com/news/ 2018-08-13 09:46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记者 刘慧

 W020180812248878325528_600.jpg

   浙江在线8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慧)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浙江女作家黄咏梅的《父亲的后视镜》获短篇小说奖。

  本届鲁迅文学奖共设有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和文学翻译奖7个奖项,获奖作品有石一枫《世间已无陈金芳》、黄咏梅《父亲的后视镜》、李春雷《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汤养宗《去人间》、李修文《山河袈裟》、黄发有《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路燕萍翻译的《火的记忆:创世纪》等34部作品获奖。

  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鲁敏说,本届短篇(含小小说)的参评作品量在各文体中是最多的,可见近几年短篇创作的活跃与丰盛,老将常推佳作,新荷出手不凡,中坚更是繁花满目。其中,黄咏梅的《父亲的后视镜》构思妙谐,有如一幅潇洒倒展的长轴,以退为进、似后实前,充盈着人生长路中的爱与智慧。

  初秋的夜里,翻阅黄咏梅的获奖作品《父亲的后视镜》中对小人物的描写,依然能够感受到她对所处的火热时代的感动。

  ……父亲生于1949年。过去,他总是响亮地跟别人说,我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不过,很久没听他再这么说了。退休前,父亲是个货运司机,跑长途。那些年月,汽车司机是很红的,跟副食品店员、纺织工人合称“三件宝”。父亲跟人炫耀光辉岁月,总是说,他最远跑到过天路,“呀拉唆,那就是青藏高原……”一说,肯定就要唱。天晓得父亲是哪个年代开到过天路的。别人要是问起,天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他无言以答,只顾哼“呀拉唆”,一哼没个完,好像他记忆里那条天路,开不到尽头,还时常超速,把人撇在后视镜都看不见的拐弯处……

  “其实,这部小说是我到杭州定居后写的第一个小说。”黄咏梅说,2012年她从广州调到杭州,住在运河边的一个公寓里,每天都会到运河边散步,真的喜欢两岸的绿道。

  小说里的父亲形象,算是她在运河边的一次偶遇。

  一个夏天的中午,黄咏梅在运河边的长椅坐着,看到河里有一个老人在游泳,姿势轻松的仰泳,就一路跟着他,看他惬意地享受着水,后来岸上有的人也跟着他。游到文晖大桥附近,他身后来了一条货船,渐渐逼近,但他却好像看不见,自顾在河中央慢慢游。

  “正如我小说后面写的一样,船发出鸣笛,他也不理会,我们开始揪心起来,直到船离他不到一百米的样子,他才侧身游到岸边给船让路,仿佛是在做一个恶作剧。”这时岸上的人松了口气,而船上的人却生气地开口骂老人,老人只是笑着朝船上的人挥手。

  “这个偶遇让我印象深刻,老人乐观有趣的形象深植我心。”黄咏梅说,这个小说写的是一个老人的大半生,有悲伤也有欢乐的家庭,如同这世上的每一个家庭。时代就是由每一个个体构成的,而个体命运又受时代变迁的影响,父亲与共和国同龄,他的人生无不折射出这几十年的风云变化,这几十年在人生后视镜中只剩下一个小点。

  “我喜欢杭州的生活,江南文化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文化氛围浓郁,同时也得益于我供职的浙江省作协对作家的尊重和扶持,让我得以相对安静地慢下来,慢慢看和想,像小说里的那个老人一样,面向未来又频频回首来路,一点一点从日常生活中聆听时代的步音。”时代朝前飞奔,往后看,才能体会到其变迁的意义。黄咏梅在杭州这个既不断向前发展却又安静的城市,在不断向远方奔流的运河边,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的步音。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