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和新华就"娘炮之争"开撕?媒体:你们都想错了

www.zjvnet.com/news/ 2018-09-08 21:08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原标题:人民和新华就“娘炮之争”开撕?你们都想错了!)

近日,“娘炮之争”愈演愈烈,国家主流媒体也加入了论战。在昨天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娘炮”之风当休矣》后,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评论文章《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这两篇文章引起了网友的大量围观,不少人认为这两家媒体在“娘炮之争”上持对立立场。比如,在今天金口娱言微信公众号就发表了《新华社狠批“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这是为为什么》,记者论坛微信公众号发表了《新华社炮轰“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你怎么看?》等。

可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两篇评论文章真的如有些人所言是对立的吗?诚然,两篇文章看似都是在对娘炮之争进行论述,但所论述的对象却有所不同。在仔细对比这两篇文章后,青年观察家发现,对于“娘炮之争”,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立场是一致的。

首先,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都旗帜鲜明的反对明星娱乐化突破底线。

人民日报: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新华社: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其次,他们都强调明星内在素养的重要性。

人民日报:“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即便在少数人眼里“颜值”可以成为硬通货,甚至有“靠脸吃饭”之说,但那些能持久地作用于社会文化、作用于世道人心的,仍然是闪现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在美”。

新华社: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注意,这里谈论的都是明星娱乐化。

既然这两篇文章对明星“娘炮之争”持共同立场,为何会给人们截然相反的感觉?因为新华社全篇主要谈论的是明星的娘炮现象,人民日报则主要谈论的是普罗大众里的小众阴柔气质。

新华社对明星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借助各种匪夷所思的造星运动,“花样美男”被捧成了“流量小生”,“靠脸吃饭”变成了“颜值正义”,资本冲动和浮躁风气推波助澜,硬生生把“小鲜肉”弄成了“小鲜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娇”。

而人民日报谈论的不仅是明星,也认为男性的不同性别表达也应该受到尊重: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