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28年的改革逻辑

www.zjvnet.com/news/ 2018-09-18 18:35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原标题:浦东28年的改革逻辑)

浦东28年的改革逻辑

陆家嘴鸟瞰 徐网林摄

浦东,因位于上海黄浦江东岸而得名。

曾几何时,一句“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道尽了黄浦江两岸的繁华与落寞:向西远眺,“十里洋场”,“东方巴黎”;往东回望,阡陌纵横,危棚简屋。

早在1918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曾感慨:“如果浦东发展到浦西的水平,那中国就不得了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还描述了在浦东建设一个“东方大港”的设想。然而,这一设想当时并未成真。

直到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向世界宣示我国将继续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而浦东,也从“烂泥地”变成“领头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28年来,浦东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9651亿元,年均增长15.1%;财政总收入从浦东开发之初1993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38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已超过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3万亿元。

更重要的是,通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浦东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全国率先尝试“土地实转、资金空转”的土地开发模式,一举激活沉睡的土地;率先探索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率先探索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率先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率先进行自贸区试验——在中国改革史上,浦东书写下一个又一个“第一”。

“应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浦东,用28年的“创城史”阐释着自己的改革逻辑——始终在落实国家战略的前提下,探索自主创新;始终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吸纳世界智慧,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歇;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寻找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

 率先突破的改革基因

“要好钢,找宝钢”。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上海宝钢从成立之日起就与改革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978年3月30日,中央正式批准了宝钢建设项目。

1978年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同日,宝钢建设打下第一根桩。

2016年,根据中央安排,原宝钢集团和原武钢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国企改革的先河,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企业科技现代化发展道路,开创了中国钢铁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位于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859号的中国宝武大厦里,新时代宝钢人仍在续写着“再创一个宝钢”的故事——勇于实践,不断创新,闯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这样的故事,在浦东新区1210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2016年初,浦东在全国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对试点涉及的116项行政许可事项,分取消审批等5种方式进行改革试验,以解决企业“办证多”“办证难”的问题。

这是浦东基于自身发展需求而开展的一项基层创新,与此同时,这项创新始终位于国家顶层设计的框架内,得到了中央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

2016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浦东新区暂停实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11部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等事项,以支持上海“证照分离”改革。今年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向全国有序推开已在上海自贸区等试点的“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的难题。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