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星球撞击:小行星或者彗星致命撞击

www.zjvnet.com/news/ 2010-06-08 10:13 来源: 《浙江日报》 我要评论
  • 我们所生活的太阳系其实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大约44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刚形成不久的地球,撞出的碎片最终形成了月亮。

    “星球之吻”:解析小行星或者彗星致命撞击

    小行星撞击的过程

    我们所生活的太阳系其实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大约44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刚形成不久的地球,撞出的碎片最终形成了月亮。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小行星的撞击造成了恐龙的灭绝,除了鸟类似乎再没有恐龙的血亲得以幸存。12900年前,一场由彗星瓦解的碎片引发的大范围流星雨降临在了北美冰原之上。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可能直接导致了猛犸象和其他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以及古印第安克罗维斯文明的消失。

    外来天体之吻和我们一直形影相随,只是规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4分,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爆炸。大片的森林被放射状地推倒,当晚伦敦的市民可以不借助灯光轻松地阅读报纸。1992年10月9日,一颗亮度超过满月的火流星划过长空,砸到了一辆雪佛兰轿车。 1994年7月,被木星引力撕碎的舒梅克-列维9号彗星犹如一辆彗星列车径直撞向了木星,结果在木星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疤痕,其中较大的疤痕都可以容下整个地球。2007年9月,一颗陨星划过天空伴随着巨响在距离秘鲁一个乡村不远处坠落,砸出了一个4.5米深、13米宽的大坑。2008年10月7日,一颗直径2~5米的小行星在被发现之后不到20个小时的时间里便在苏丹上空发生爆炸。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达成共识,直径1千米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可以造成全球性的灾难,其连锁反应甚至可能会导致人类毁灭。而科学家们尚未达成共识的是,直径1 千米的小行星与地球撞击的概率究竟有多大。有人估计是每10万年一次,还有人认为是每50万年一次甚至每300万年一次。虽然破坏力巨大且能波及全球范围,但是按照所有的估计这类撞击都是极为罕见的。

    更为普遍的是类似通古斯的撞击事件,据估计其发生的频率为每1000年一次,当然也有人认为会更为频繁。这一规模的撞击所造成的灾难是局部性的,相当于大当量的原子弹爆炸,差不多相当于1000万吨TNT炸药或者是500颗广岛原子弹。但即使是更小的撞击,其威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尽管这些撞击不论大小都让人不寒而栗,但它们却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用现有的技术来预防的天灾。

    撞击的源头是外来的小行星或者彗星,不过我们目前甚至还无法确切知道太阳系中到底有多少大小在100米到几千米之间的小天体。到2009年8月5日,已知的近地小行星达到了6244颗,其中直径最大的32千米。

    但这里存在一个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一些近地小天体只有在最靠近地球的时候才能被发现。这些天体的直径通常为几百米到1千米,可以毁灭一座城市或者是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而目前我们知道的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它们都非常的暗弱,只有在飞临地球的几天时间里才能被发现,因为此时它们在天空中相对于恒星的运动才会变得明显。

    那么一旦有一颗小行星会在几天内撞击地球的话,我们又该如何自救?

    事实上,现在已经可以对小天体的撞击地点和时间进行非常精确的预报。以2008年10月7日发生在苏丹的撞击为例,对撞击地点和时间的预报仅有几千米和几秒的误差。

    但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撞击地点的精确信息并没有被公布,那么找一辆省油的汽车加满油箱之后尽量往北开绝对是首选。理由是黄道平面上的区域和其他区域相比更容易遭受小行星的撞击,因为太阳系内小行星的轨道基本上在黄道面附近。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有根据的猜测。值得注意的是,分散家庭成员并且前往多个不同的地区会使幸存的几率达到最大。同时绝对不要呆在海边,撞击引发的海啸会冲走一切。

    科学家们也正在研究各种可以改变来犯天体轨道的方法,虽然其中大部分以目前的眼光来看还很不切实际,但是技术的发展往往会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场与天灾的对决中,我们目前还拥有足够的时间。虽然小天体撞击的后果非常严重,但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至少它不会发生在你看完这篇文章的第二天。


    本文标签

  •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